4月25日,西安交通大学关键“卡脖子”技术交流活动暨西安交通大学——常熟市深化校地合作推进会在常熟市举行。会上,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以下简称“国卓院”)与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大科园”)签署合作协议,共建“西交大卓越工程师学院常熟基地”。科技部高技术产业化司原司长、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中心名誉理事长耿战修,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科技成果与技术评估部副部长陶鹏,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柴渭,西交利物浦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钞秋玲出席活动。

国卓院与常熟大科园签署“校企研究生联合培养意向合作协议”,签约代表分别为:西安交通大学国卓院副院长张英佳、苏州市新能源产业科技镇长团团长张华。本协议促进西安交大、常熟大科园与地方龙头企业等单位协同,以攻克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难题为牵引,完善“双导师”联合培养机制,共同探索校地企协同育人新模式,服务地方引育高层次产业人才。

会上,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常熟科创基地、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港(常熟)双创中心、全国高校先进材料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常熟分中心揭牌,西安交通大学—常熟市人民政府“全面深化先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 助力打造县域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6个创业团队落地等一批项目正式签约,形成“人才培养—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全链条合作生态。
西安交大国卓院常熟基地建设将深度聚焦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等国家关键急需领域,结合地方企业核心技术攻关需要,与常熟大科园紧密合作,共建校地企协同育人机制,培养一批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高层次卓越工程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人才保障。